栀墨 > 历史军事 > 魏逆 > 第75章 取轻

第75章 取轻(1 / 3)

第75章 取轻

蒋济一声“犹记否”令天子曹叡猛然惊醒。

唉,罢了。

在心里发出了一声长叹,满脸惆怅的他也终于做出了决策,“如卿与满卿之意,朕取破城虏民之策罢。”

在叹息之时,他缩在广袖里的左手也悄然捏紧了另一份上表。

那是夏侯惠上奏的。

本来,他是打算拿出来与蒋济一并计议的。

但现今他不想也不能拿出来了。

只不过,蒋济并不知道这点。

在天子松口作出决策后,他连忙出声称赞了句,“陛下圣明!”

且待看到天子脸上惆怅之色依稀,便又轻声宽慰了声,“陛下,谋万世者不拘于一时。今我魏国占据天下七分,只需与民休息、积攒国力,他日灭吴并蜀乃必然也!”

他这是心生误解了。

以为天子满脸的惆怅之色,乃是目睹辟土的良机就在眼前,但却迫于形势而不得不舍弃,故而才心有不甘呢!

毕竟身为君王者,孰人能对开疆辟土不热衷呢?

尤其是天子曹叡继位以来,在军争之上是真的乏善可陈啊~

“嗯,蒋卿老成谋国,甚善。”

闻言,天子曹叡神情稍缓,出声附和后,便将话题引到了如何查遗补缺上,“取满卿破城虏民之策,蒋卿以为此中尚有遗缺之处否?且庙堂当如何策应淮南邪?”

“陛下,臣窃以为”

约莫半个时辰后,蒋济踏着落日的余晖离开宫禁。

而刚刚亲笔做完给满宠回复私诏的天子曹叡,则是轻轻搁笔于案,拿起细缣诏书轻轻吹干墨迹,待细细再过目了一边后,便出声换侍宦将诏书传去淮南。且还不忘声称自己今夜便宿在崇华后殿内,让侍从传令备膳与奉烛火以及暖堂火盆等。

旋即,便摒去左右,独自缓步走出殿门外,立在合抱粗细的廊柱侧举目眺望。

马上就是仲春二月了。

天犹甚寒,洛阳宫禁内也不见草木萌发绿芽,入眼仍是肃杀萧瑟的景象。

唯独值得庆幸的,便是近几日风雪不再连绵肆虐。

自去岁入冬以来下雪颇多,今岁春耕应是不会再有旱情了吧?

且春寒尤甚,夏耘之际应会少些虫害了吧?

看着台阶上依稀残留的雪花,天子曹叡心中不知觉转到了农桑之事上。

因为去岁的旱情,让魏国宛洛以及雍凉等地的秋收很惨淡,也迎来了粮秣短缺。虽然还不至于演变成为饥馑荒年,但这是魏国自从武帝曹操开始屯田以来,第一次出现了郡县邸阁存粮不足的状况,也足以令天子与庙堂瞩目了。

许多人都将邸阁空虚,归于先前曹真伐蜀与司马懿在陇右御蜀的损耗上。

但天子曹叡心中明白,屯田制逐渐崩坏才是罪魁祸首。

所以,他才让镇守荆襄的夏侯儒以守御屯田积谷为上,并令司马懿在雍凉广开沟渠、务必要做到戎卒自给自足。

而他方才意在取满宠第三个方略的缘由,就是想让淮南战线也能做到戎卒自给——

在夏侯惠的上表中提及具体谋划了。

他在上表中,也如满宠一样将关乎偷袭皖城的前因后果以及利弊细细说了一边,也谏言了或破城虏民而归、或顺势占据皖城谷地的两个选择。

但与满宠不同的是,他对破城虏民而归这个选择言之寥寥。

仅是以“贼吴恃前番石亭之战,以我魏国淮南兵马寡少、不复有攻伐之力,如若我军趁其不备而掩袭,必可功成而归也”之言便带过了。

而在如何占据皖城谷地这个选择上,以及占据这片谷地后能为魏国带来的裨益上,他言之甚详。

他觉得守备这片谷地不失,魏国只需以八千精锐戎兵常驻即可。

但士家的数量至少需要两万以上。

且为了让这些士家能奋勇作战、在贼吴日后反扑中力保城池不失,他建议庙堂能给予士家梦寐以求的放籍。

仍是依着秦国时的隶臣赎身制度,在先前临阵有斩首之功可赎家小的定论之上,再附加恩诏:只要皖城谷地不被贼吴夺去,所有戍守的士家每服役两岁皆可以赎家小一人归入民籍,且画田亩予之。

若有阵亡者,不管服役多久皆特恩其家小一人归民籍。

自然,庙堂予厚恩赏重,也会对应的制定严法苛律来约束与惩罚。

乃是建议在临阵逃脱、不尊号令皆斩之的常规军法之外,还要增添守土不利的问责制度。

如吴兵化整为零以小队频繁来侵扰时,每被毁多少田亩而护田的士家需要斩杀多少吴兵方可免责;每个戍守点被焚毁,驻守的士家需要杀伤多少吴兵方可无罪;尚有贼吴大举来围城攻打时,士家必须要坚守城池半年不失,方可让在后方的家小不被连坐!

是的,坚守半年,而不是魏军律规定的百日。

这种问责制度,可以看出夏侯惠几是照搬秦国变法后的军律了.

但天子曹叡觉得可以推行。

因为这种奖励与问责机制,也是摸索着推动士家变革的另外一种尝试啊~

况且,他并没有觉得夏侯惠谏言占据皖城谷地的方略急功

最新小说: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舍弟诸葛亮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抗清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隋唐小纨绔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